1
炎炎夏日,
不少大人小孩都会去玩水消暑,
清凉一夏,
你是否也是其中一员?
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,
大家千万千万注意了!
千万别去不洁的水域戏水,
尤其是不要下水游野泳!
展开剩余86%野泳不仅可能引发溺水危机,
还可能会让我们感染寄生虫病!
俩幼儿相继感染“食脑虫”,
家属一度崩溃:孩子病情危急!
近日,两名患儿家属在网络社交平台发声,称自己的孩子感染了罕见却凶险的“食脑虫”。
其中一名患儿家属称,其5岁的女儿在游泳、泡温泉几天后,出现头痛、低热、呕吐等症状,入院后昏迷不醒,初步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。最终,女孩被确诊感染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(也被称为“食脑虫”)。
女孩家属
表示
恶化速度太快,脑损伤过于严重,医生好像已经宣判了死刑,说脑电图基本是平的,不能自主呼吸,生命体征也在陆续减弱……哪怕真的度过危险期,最好的结果也是植物人……
另一名患儿家属称,其6岁的儿子6月16日在幼儿园打水仗后,突然出现持续发烧的情况,一度烧到39.6℃,6月30日,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医院检查出来狒狒阿米巴原虫(也被称为“食脑虫”)。
男孩家属
表示
孩子平时身体都很好,不大感冒发烧,这次除了在幼儿园打水仗,之前4月他还在河边捞过鱼,我们也不知道他是在哪里感染了“食脑虫”。
6岁男孩在海边游泳后,
被“食脑虫”感染成脑膜炎!
央广网也曾在2023年报道了一起类似的典型案例:
贵州的苗女士在网上持续记录了其6岁多儿子小丁的生病就医经历。
据其记录,从海南旅游回家后,小丁出现了发烧症状,发烧十余日不见好转,一度住进了重症监护室。6月21日,医院下达了小丁的病危通知书。
通知书显示,小丁患有急性化脓性脑膜炎,出现持续癫痫、中枢性呼吸衰竭、支气管肺炎等症状。小丁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。
苗女士
医生告诉我目前没有特效药,没有办法了,没有希望了,天哪......
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,是一种名为狒狒阿米巴原虫(俗称“食脑虫”)的寄生虫。
啊?感染了寄生虫?
小丁到底是怎么感染上“食脑虫”这种寄生虫的呢?
苗女士表示,在海边游玩时,小丁曾下海游了一次泳。
苗女士
表示
我就带娃娃去海口玩了一趟,才去海边游了一次泳,海边那么多娃娃在游泳、在玩沙,都没有事,怎么我娃娃就中招了啊!
通常,“食脑虫”感染主要分为皮肤感染和颅脑感染。一般来说,有两种途径进入人体:
一种是通过农业工作,寄生虫通过皮肤进入人体,一般感染后会出现皮肤红斑难以治愈的情况。
另一种就是人们在江、河、湖、塘等不洁的水体中游泳或用被“食脑虫”感染的水洗鼻子时,它们从鼻腔钻进人脑后,快速繁殖起来,引起化脓性脑膜脑炎,血管出血和脑实质坏死。(来源:广州日报)
所以,在日常生活中,请大家不要去游野泳,也不要到不干净的游泳池、温泉等水体中游泳,更不要用江河湖等野外水域里的水洗鼻子或直接喝生水。
如果要游泳消暑,应到正规的、有卫生许可证的游泳馆游泳,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安全。
游泳时,还应尽量避免潜水、跳水或在水中憋气等易造成鼻腔进水的活动。
因为不干净的水体中不仅可能存在致病菌、还可能存在“食脑虫”、曼氏裂头蚴等寄生虫。万一人们在水中游泳时不慎呛水,这个时候,寄生虫就有可能从鼻腔进入人体。
2
近年来,因在不干净的水体中游泳或喝生水、或有意、无意生吃食物等不良习惯而感染寄生虫的案例比比皆是。
16岁女孩反复流鼻血,入院一查,医生从她的鼻腔里取出了一条6cm长的蚂蟥。医生表示,女孩长期喜欢在河沟里面玩耍、游泳,且有直接饮用生水的习惯,很可能是这些生活习惯导致蚂蟥进入体内。
福州的林先生莫名出现发热并伴有咳嗽、咳痰的症状,体温最高达39℃,高烧近10天都没好,去医院一查,被确诊患上了肝吸虫病。
据其交代,他一直很喜欢吃淡水鱼虾,为保持食物的新鲜,他经常生吃,如生鱼片、虾蛄等,这样的习惯他足足持续了三年!
30岁小伙长期生吃三文鱼、甜虾……导致胃不舒服,医生从胃里取出10厘米长虫!
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……
他们之中,有些人是为了喝水便利,直接喝未经处理的生水;
有些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,认为生的食物口感鲜嫩;
有些人则是听信了偏方,以为生吃某些食物可以治病……
却不知生食或喝生水等不良习惯真的很容易感染致病菌和寄生虫!
再次郑重提醒大家,日常生活中,一定要培养并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:
▪ 不吃半生不熟的牛排、不吃生鱼、生肉等食物!
▪ 不喝生水!
▪ 不食用不干净及来源不明的食物,谨防寄生虫病。
来源:学校安全教育平台专业配资股票
发布于:北京市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