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PO受理上半年迎来爆发式增长
伴随6月30日晚间沪深北交易所集中受理41家企业的IPO申请,今年上半年获受理的IPO企业数量达到177家,已远超去年全年。其中6月获受理IPO达150家,占比超八成。北交所是主阵地,115家企业冲击北交所,占比超六成。
为什么突然爆发?两大因素点燃申报潮
对于IPO受理大增,专家分析认为有两个原因:
财务数据“Deadline”:IPO申报财报有效期为6个月,6月底是上半年最后“窗口期”。企业为确保财务数据的时效性,集体赶“6月末班车”,形成年度申报高峰。
政策回暖,未盈利企业上市通道打开:2025年以来,监管层多次表态支持“硬科技”。6月18日证监会发布《科创板科创成长层指导意见》,明确允许未盈利科技企业通过“第五套标准”上市。如创新药企禾元生物、半导体企业兆芯集成等,已借该政策加速推进上市流程。
融资端回暖:北交所首日回报率超200%!
与申报量同步攀升的还有市场资金热情。
截至6月30日,A股上半年共有51只新股上市,首发募集规模达373.55亿元,相较于2024年同期的44只新股募集325亿元,新股数量增加14%、融资总额增加约15%。
其中,北交所表现尤为亮眼:上半年新股首日平均回报率达231.84%,天工股份以441.62%的涨幅领跑,开发科技最低回报率亦达150.36%。
下半年IPO会“放水”吗?专家划重点
尽管6月数据亮眼,但监管层强调“提质增效”,专家认为下半年可能呈现以下趋势:
节奏回归常态化:但这并不意味着热度减退,优质科技企业、专精特新企业依然是重点支持对象。可以预见,下半年IPO市场依旧会保持活跃,尤其是科创板等新兴板块。随着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正式重启,更多科技创新企业有望登上资本市场的舞台,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与资源。
科技股成绝对主力:新技术趋势不断涌现,为机器人、创新药、半导体高端装备等领域带来了大量资本开支和产业机遇。这些充满潜力的行业,将吸引众多企业排队上市,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机遇窗口。
本推文由全景路演基于互联网各类型公开数据进行整理,推文中提供的意见建议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各位的决策依据。推文尽可能保证可靠、准确和完整,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。
专业配资股票
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