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,达到79岁,比2020年提高了1.07岁,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了5岁。
10月10日,国新办举行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,介绍“十四五”时期民政事业发展成就。
在养老服务方面,民政部部长陆治原提到,全面建立了国家基本养老服务制度,完成养老服务改革发展顶层设计,适合国情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正在加速构建,供给结构不断优化,截至2024年底,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达到40.6万个、床位799.3万张,护理型床位占比从2020年的48%提高到65.7%。
“这五年还办成办好了系列的为老实事,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24万户,建成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500个、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990个、老年助餐点8.6万个,每天有300多万老年人在老年就餐点就餐。”陆治原表示,高龄津贴、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、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等各类津补贴惠及4945万老年人。
民政部副部长刘振国提到,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,达到79岁,比2020年提高了1.07岁,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了5岁。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,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。截至2024年底,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.1亿,占总人口的22%;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.2亿,占总人口的15.6%。
据介绍老牌配资平台论坛,截至2024年底,已累计创建2990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。此外,民政部还会同相关部门推进老旧小区和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,优化老年人出行环境,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,开展“智慧助老”行动。
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